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

 摘要: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性的学科,全方面的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语文是国语的前言、是打开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钥匙,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便是小学,作为启蒙老师的我们应该积极的做好准备,给孩子们一个好的开始。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培养   互动学习   小学语文

现阶段的小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想象力更加丰富,为了适应以及有利地跟上他们的发展节奏,首先素质教育最为重要,一种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有人说,教育是一门科学;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科学与艺术的本质都是创造,创造则是以简单解读复杂,化解迷茫。简洁是智慧的灵魂,也是教学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要会运用这些知识去教育好学生,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所有的才能去学习语文。以下是笔者在多年小学教育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教育经验,在此供大家参考。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学习和玩耍一样,兴趣是关键,21世纪是网络、游戏、小说崛起的高峰期。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部分学生陷入游戏、小说中而无法自拔。在这关键的时期,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好时期,老师应做好充分的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都转移到学习上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鹅》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鹅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朋友,然后出示鹅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兴趣是索取知识的关键,只有先培养好学生的兴趣才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着重基础,加强训练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打基础阶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多从学生基础方面着手。现有语文教材的课文编排,通常以单元为单位,单元内的文章在内容上的联系不是很紧密,而是为了训练某项语文技能把在结构和写作上有相似点的文章放在一起,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所以,课文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需要重新组合,以丰富学生对在内容上真正有联系的文章的感受,从而在“意相近”的层面上领悟文字如何达意及文章的意义。基础决定了学生今后语文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打下结实的基础,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在打基础的同时,我们应加强学生的练习量。具体可以这么做:①保证训练的时间。一般学生的读及练习的时间极少,除了课堂练习哈课后就不怎么练习。因此,要求每节课必须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活动时间,一般应二分之一左右。②注意训练的质量。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③训练要到位,要有层次,重点训练要分步实施。培养学生拥有结实的基础和较为完整的训练体系是语文水平提高的关键。二者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充实自己。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加大课外阅读

朗读是学习语文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灰雀》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除了课堂的阅读外,在课后老师还要多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练习,比如。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如《西游记》、《格林童话》等类的书籍给学生去阅读,要求读完后写读后感。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练习量,另一方面更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以学生为主,互动学习

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在老师帮助学生解决之前应先让学生们互动交流,试着去解决这些难题。

总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的一代必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感悟,厚积薄发,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长此以往,一定能改变语文教学的面貌,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是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一些看法以及建议,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很多,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交流,大家一起去探索一条更有效,更适合学生们学习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董鑫,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尝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3)

  [2]王金彦,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0)

  [3]张金英,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