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政治既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科目。近年来教育领域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个学科都在进行着教育方式的革新,初中政治教学也不甘落后地正朝着这个目标奋斗。
关键词:初中政治 问题 策略 教学
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开展有效的初中政治教学,让学生爱上政治课,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现今每名初中政治教师所关注的重点。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现阶段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指出了几点教学策略,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同为抛砖引玉,望能促使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一、现阶段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政治教学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法制、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入,我们的初中政治教学的方式方法虽然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碍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严重的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其重要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的教学思想依然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如今的很多初中政治教师依然还是采用传统“照本宣科,勾画重点,背诵检查”的三步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学观念依然传统化,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部分教师积极的转变了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方式,比如实施课堂教育法、活动教育法、榜样激励法、文化影响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案例教学法等,但由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使用上存在很强的功利性,热衷于与时俱进,对新兴的教学方法不加分辨,不分教学内容,看似花哨,但是实际效果确不佳。其次,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存在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教与学的安排不够科学,教学资源使用不够合理,滥用或过度使用多媒体的现象。多方面原因的综合影响,使得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成就了现阶段的初中政治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教学目标没有得到落实。
二、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2.1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评价观,直接决定教师的教育行为。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培养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积极的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想,充分转变传统教育的“三中心论”思想 ,即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增强责任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向他们灌输知识。教师要由传统教育方式中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不断调整知识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性格和所教科目的了解,进而培养出既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学生。另外,实施素质教育,政治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不断的加强学习,积极的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言行修养、道德觉悟,为学生做好榜样,不断的去提高教学效率。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言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的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初中政治课理论性强,许多概念和原理都比较抽象、深奥,且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实际,学生对学习政治少有兴趣,厌学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教学的效率,我们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变“苦学”为“乐学”,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性格、爱好,教学的实际需要,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政治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同时,一个趣味的导入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注重新课导入的方式,精心设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习的开始就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效率。
2.3创设疑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问,才有思维,才有创新。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责任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一步的领向真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在现阶段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有梯度地提出疑问,要善于设疑,巧妙设疑,鼓励学生消除心理压力,各抒己见、积极辩论、敢于质疑,要联系学生实际,去启发唤醒,鼓励学生参与质疑,帮助学生分析,观察想象,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充分的经历问题提出、探究等过程,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此外,教师在设疑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凡事都要学会去问个为什么,这样,通过设疑启发,使学生从原有认识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欲望,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使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落在实处。
总结:初中政治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我们只有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利弊,在课后进行认真的反思,分析课堂上的所得所失,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为我们今后的思想政治课提供宝贵的经验,从而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邓友祥.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J].金色年华(下),2009(36)
[2]赵志平.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