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

一 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是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 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 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教材,吃透教材,真正驾驭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 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一点带面,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 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亲自动手动口 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各知识点,举一反三的目的。绝不可越俎代庖,或敷衍了事。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二氧化碳和碳分别还 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 掌握好化学用语知识,是打开化学之门的钥匙
   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等。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要进行分散记忆,二要不间断地进行强化练习。如元素符号的记忆可在一开始学 习化学时,每天规定自己记两到三个元素符号,当掌握到一定数量时,再进行归纳分类,如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进行分类,强化记忆,这样就可 以分散在学到元素符号时记忆的难度。同时,在记忆过程中不断的加以练习。而对于化学式、分子、原子以及元素化合价等等,在记忆的过程中辅之以一定量的训 练,以及时反馈自己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和矫正。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应该说是贯穿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后续学习的 很多内容。因此,它是我们初中化学式容易形成分化点的一个关键内容。应该说掌握好了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离入门已经不远了。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在掌握规律 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记忆。那么具体怎样去记忆呢?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原理、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 老师的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例如:①物质性质网络记:如对含碳元素的相关物质可构建知识网络系统记忆;②对偶知识对比记:如化合与分解,氧 化与还原;③化学用语分散记:如元素、原子、化合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按知识阶梯分散到各章节记忆等;④类似知识归类记:如H2与CO的性质,H2与 CO2的制取装置等;⑤对化合价,可以填进学生熟悉的歌谱,把它唱出来。
  三 不断改变教法,使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四十分钟的教 学,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教是主导,学才是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学习感受,从而培养好的学习方法。会学是未来人的特征,化学教 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会学习相对学懂、学会来说,是层次更高的要求,即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教师教给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 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并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是培养学习方法的主阵地;学生,是掌握学习方法的主人;教师,是培养学习方法的主导者。“三者” 缺一不可。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生厌,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绪言课的教学,我不是严肃的讲解概念,而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 喜欢化学。在课上,我适时补充趣味实验,并为他们取了好听的名字,如浓氨水和浓盐酸做的“空瓶生烟”,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表演的“清水生奶”,铝热反应 代替的“火山爆发”等。许多学生将这些好听的名字用于日记中,记下了“一堂有趣的化学课”并表示:我有信心学好化学。 例如,概念的教学,难懂枯燥,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用图示,模型,电教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等易混淆的概念后,让学生自己说说 怎样运用这些概念。结果出现了象“氯化氢由氯化氢原子构成”、“水由水无素组成的”等笑话。再由同学相互讨论,纠正上述错误,使学生在笑声中懂得易混淆的 概念,可用对比法学习的学习方法。
  四 精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①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大纲、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 选、教学理论等。②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③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④整合:由教研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做好整个过程必要的 发言记录。
  2.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观察。有条件者全程录音录像。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日常教学中来。
  3.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4.形成新教案。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本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实现螺旋式上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