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人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窗口。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然而多数学生面对大量的阅读材料,不是束手无策,就是心生恐惧,或逐字翻译,却不达文意。原因就在于学生们都对阅读不感兴趣,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加之教师带着传统教学观念教学,以至于阅读教学的效率一直提不高。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 教学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快速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运用多种手段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方面的去培养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高中英语教学经验而总结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潜在动力,是学生阅读的最好老师。如今的高中生,由于先天原因或后天生活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学生们的兴趣都存在着偏向,一些学生喜欢喜欢书法,一些学生喜欢奇异之事,一部分学生则是喜欢小说或游戏,加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如今的高中生基本上都忽略了阅读,更别谈什么兴趣了。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想要搞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我们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的兴趣去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充分挖掘一些(如语篇、听力等)材料中的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引导学生去听,去读,用此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到相关知识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合理的给学生安排一些(如英语短文笑话等)之类的书籍给学生阅读,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实现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兴趣是学生有效参与阅读教学的前提,只要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那么,学生在平时也会积极的投入到阅读中去,学生的阅读效率就会极高。
二.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转变传统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做”,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充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索。为此,教师要妥善引导,要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要做到:1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2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学生能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动的,要尽量让学生动。3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提供合作的参与机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境,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学生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越来越有主见。
三.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
阅读,不是你把内容读完就完了,而是人们在阅读的这个过程中,利用有效的手段来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还能达到享受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只知道一味的去要求学生阅读,一味的给学生提供读品而放手不管,这是不正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倡导学生阅读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好学生阅读,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例如,阅读的方式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做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2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3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4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5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读,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受益终身。
四.合理运用网络,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料
如今是科技和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因特网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积极组织一些如(课堂网络阅读活动、网络阅读背记活动、自主性网络阅读活动和网络阅读自我评价反思活动)等之类的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料。使学生有机会把阅读技巧和体裁及题材联系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渐了解、熟悉相关阅读技巧,并知道何时合理运用什么技巧,在课堂网络阅读中养成策略运用意识,并自觉应用于新的阅读环境中。其次,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阅读类的网站,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总结、提高。
总结: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但是要提高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创新,让我们的阅读教学越来越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鲁子问:《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
[3]严慧仙.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模式与大学生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J].温州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