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初中地理课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初中地理的教学应以地理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为一体,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以至于提高民族素质的过程。本文将结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分析教学中的一些方式方法,探讨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   有效性    教学

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方面,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交流学习,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去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初中地理教学经验而总结的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前提。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有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兴趣去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要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那么,学生吸取知识的速度和效率都会大大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新课引入方法:地理新闻引入法,师或生评述国内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师或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头脑冲浪法,教师提出地理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游戏引入法,利用课件或制作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等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障。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得到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大多重视教学中的“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这是导致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低下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要将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从被动倾听的角色转变成主动的学习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主动式、交流式合作学习。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

三.合理运用地图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图是初中地理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习的一大特征也就是地图多,掌握好地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地理现象,帮助学生记忆地理知识和运用地理知识,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看图,利用地图册、挂图、插图、板图、地球仪、模型等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可以增强地理教学的可视性,增加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对地图的接受能力,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使看地图成为学生地理学习的一种习惯。地理老师可以让学生一图多思,也可以结合不同的地图对比教学,或者进行多种多样的读图训练,让学生多角度掌握看地图的技巧,克服对地图的恐惧心理,通过地图形成一定的立体空间想象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激发和提高。其次,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说图:比如在讲“大洲和大洋”这节时,教师利用“东西半球图”让学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讲清哪个是东半球,哪个是西半球;东西半球各分布有哪几大洲,各大洋被哪几大洲包围;各大洲分别临近哪几大洋等。引导学生绘图:比如,在学习长江时,老师就可以在黑板上面描图,画出长江枝干的大致模样,添加一些重要的支流,如从西往东就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漓江、乌江、湘江、汉江等等,标出长江边重要的城市宜宾、宜昌、武汉等等,让学生通过长江的流向和一些重要的支流和城市等,帮助学生形象记忆长江的形状和流经的一些省份。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有效地掌握地图知识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渐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切实的发挥。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渐渐走进课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的学习平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各方面的优势,全方面的引导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述“地球的运动”、“板块运动”、“火山、地震”“泥石流”“地上河”“地形雨”的形成等,由于学生没有亲身体验过,教师的讲解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对媒体,发挥多媒体能集声、视、图、文于一体的优势,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短时间的模拟演示,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给学生的视觉、听觉的等多方面的强烈冲击,使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又如,新疆,对于学生来说既神秘又陌生,为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到新疆旅游,感受新疆的传奇色彩,我们可以搜集一些与新疆有关的图片、视频等,制成课件,运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对新疆有一个全新的感受。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教学中教师不能利用多媒体代替教学的全过程,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只能是辅助,一些知识传授过程是多媒体不能代替的。

总结:以上是笔者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初中地理的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个人素养的提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运用一定的教学技术,始终以教材为指导,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地理课堂焕发青春生命的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颜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8) .

[2 ].梁素琼.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新课程学习(中),2011(05).

[3 ].许晖. 对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反思[J].新课程(上),2011(0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