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我国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质量 教学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高考中的主要考试内容,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积极的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加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明确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都是教师讲,学生听,上课满堂灌,搞疲劳战术,这种陈旧式的教学方法,它挫伤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制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程改革的今天,给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首先,教师应积极转变学习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彻底抛弃传统“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学习的意识,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的最新标准,熟悉最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让学生在有效的培养中使其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事实也是如此。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他们才能乐于去探究学习它,才能使学习过程更有效。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抽象、枯燥,所以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都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放弃学习,导致教学效率一直提不高。为此,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乐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如实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爱好的各方面特点,结合教学中内容,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同学们感到心灵上轻松,还可以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很有用,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其变“苦学”为“乐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习惯是陪伴学生一生,影响学生学习以及各方面的重要因素。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他们的要求不只是想学、爱学,更要他们“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而“会学”的前提,则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几个方面。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制定明确合理的学习计划,这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再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要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必须独立完成。只有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才更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教师的教学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施、探索创新的过程,也只有有了创新,才会有提高。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重视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着重以问题教学为突破口,重视用问题促进思考,以问题促进学生改变,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有自己的 “最近发展区”,通过他人的帮助结合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求知欲望。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进行个别辅导,力争后来居上;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采用什么有效的方式,争取更进一步。教学中,只有教师在把握学生整体的同时,又能注重到学生个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结: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探究创新,找出一条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之路,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迪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湖南教育:下,2011
[2 ]林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