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探讨

1.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中技术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
   1.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体育教材是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料体育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材的学习是学生学 习体育的基础。重点应指导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让他们知道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导他们边阅读、边思考、边比划、边练习。使学生对体育实践内容有一 个粗略的印象体育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图示有完整动作图、分解动作图、辅助练习图、练习方法图、游戏方法图、战术配合图及卫生保健知识图等。它们是学生进行体 育学习的有效资料,教师应指导学生看懂体育教学资料中的插图和与图示的内容动作顺序、动作路线及技术要求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利于他们更 好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教会一些简单的 学习方法,例如,如何看懂武术动作路线图和篮球战术图表等,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有一定量的体育知识素养。
  1.2针对体育课的不同类 型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体育课通常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而从体育课的特点和课时分布来看,大部分为实践课。从教学内容来分可分为:新授课和复习综合课。总 之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类型的课型,而不同类型的课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必须以课的类型为依据,才能做到有效指导。在新 授课中教师的"教"的比重稍大于学生的"学",在综合复习课时则要更注重学生的"学",此时学生的"学"法将形成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和能力。教学实践证 明,学生在新授课学习时,在泛化和分化阶段,教师利用一定条件,对某些错误动作加以限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动作学习的泛化和分化阶段,教师自身要加 强正确方法的学习,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示范,并利用一定量的辅助手段进行学法指导,促使学生正确学会动作。在复习综合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 不失时机地运用示范和点拨法,引导学生"学"法的迁移和运用,促使学生会"学"。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鉴于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容易对很多不同和未知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 充分利用这一点,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例如篮球课程,我设置了一些类似闯关的游戏。在做了准备活动以后,将学生带到活动 场地。首先让学生分成四纵队,前后学生之间空余两个手臂的距离,然后施行比赛制的方式,学生左右手交替运球穿行于队伍之间,然后投篮,比一比同样的人数哪 个组进球最多。规则是在运球过程中必须在队伍中绕行,在绕行过程中没绕过一位同学就要交替使用左右手,并且在运球过程中球一旦滚落就要回到起点重新再来。 运用这种游戏教学,学生的运球和进球技术得到了锻炼,学生们玩得很开心。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学 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运用所学过的体育知识编制一套健美操的动作,然后在课堂上轮流展 示。在健美体操课教学中,当学生掌握基本的步伐动作的时候,给段音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编一段健美操。学生很感兴趣,也很认真,他们会主动和老师 探讨动作编排的问题,组员之间也在认真地排练,组与组之间还有了那么一点竞争意识,谁都想在这个自我表现的机会中做得最好。
  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机会,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能将学生被动接受的思想逐步转换成主动探索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不断完善、共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创新
   4.1创设教学情景。情景创设法是一种新型的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通过建构相关的故事情节等方式来建立学习情景,从而使学习 摆脱枯充满乐趣。比如:在将障碍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以鸡毛信为道具,把其设计成送"鸡毛信"的游戏。充分利用垫子、栏架、绳索和实心球等现有工具,将它 们分别设计成"草地""、钢丝网"、"小河""、地雷";从而让学生练习爬、钻、跨、绕、跑等动作。通过建立情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刺激学生的 学习情绪,从而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4.2进行师生互动。在新型教学模式中,应该建立新型的师生的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伙伴关系、朋 友关系、合作关系。现代社会中要建立教育现代化,就必须实现教育民主化。缺乏民主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教育制度就无法建立。由于受到几千年的封 建传统的影响,形成了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地位观。在这种观念指导下下,教师的尊严不可侵犯,但是却可以随意侵犯学生的尊严。然而,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 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尊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的人格都不能受到任意的侵犯,都应该得到尊重。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合 作、学习,平等互动,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5.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 准备,课堂讲授中做到语言精炼,生动有趣,极书工整,图文并茂。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 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史及历史典故,讲解"篮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 法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 好体育课。
  6.结合重大赛事,进行宣传教育
  一般来说,体育理论比较枯躁,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国 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躁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 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博精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