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推进,对高中物理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较难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改的形势之下,高中教育不再是向大学输送新生的重要路径,所以高中教育模式越来越侧重于“人生规划”教育,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过程也要进行多方面的变革。

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课改        教学

物理课程是一门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不仅要学习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体验同时过程,从而提高能力。处在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我们作为教师的应如何实施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行,给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春天,但同时也带了严峻的考验。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课改对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都作了诸多的指导,但由于课程改革的初步实施,很多学校和老师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明白新课改的目的和内涵,只是一味地响应国家号召,盲目改革。加之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使得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依然问题重重,无法对学生作有效的培养。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教学观念方面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实的发挥好引导者、组织者以及参与者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尽一切可能将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无私奉献就是自己的学生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教学中不论学生还是老师都深受原有的教学思想的影响,潜移默化,对于新课改物理教学环境都有些不适应。很多老师的教学思想依然停留在“填鸭式、注入式、灌输式”的教法上,在教学中放不开手脚,担心学生考不好试,上不了好的大学。老师的良苦用心接近于保姆式教育,使学生丧失了积极性和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有效发展。

1.2教学方式方面

新课程倡导的是探究式、合作式等方面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课程改革的今天,虽然很多教师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学经验方面的不足以及实施的不得当,使得很多教学策略趋于形式,无法发挥出起应有的教学意义。例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交流学习策略时,往往教师都是只给学生出问题,然后让他们自由讨论,既不给学生指导,也不作总结,导致许多学生借此谈论课外话题、看课外书籍等,使得课堂教学出现混乱现象,完全背离了课改的意愿和合作学习的意义。

1.3教学资源方面

高中物理教学多以实验为主,很多课程都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够很好地演绎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验中激发对物理的兴趣。所以新课改就对学校的实验室、实验器材、实验室的管理等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就现在的大多数高中学校来看,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地区,实验器材以及各方面资源都还比较缺乏,很多地方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实验室,这也给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提高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措施

2.1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取代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传统教学方式根本适应不了时代要求,所以,新课程改革已成为必然。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能给学生最有效的指导,使他们接受最良好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清楚认识课程改革的意义、目的和内涵,积极的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思想,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和思想认识,合理、有效的实施教学策略,认真的搞好课程改革,搞好教学,不断的去提高教学质量。

2.2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对于物理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学生才会释放巨大的潜能,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新课改的物理教材中,也尤其注重将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与有趣、精彩的内容相结合,例如教材中的每章开头,都由精彩的引言导入,便于吸引学生学习物理,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及时还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针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心理等各方面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教学效率。

2.3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学生的“学”,则是为了“会学”,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的自主性被压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物理新课程标准》也在理念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就充分的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从重教转为重学,积极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并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比如,在教学“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指导学习方法和渗透情感的教育设计较好: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的方式理解磁通量概念,并指导学生结合图像,变抽象为形象,进行简单计算。通过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史实及演示实验,使学生悟出学习物理的方法是:设想(猜想)——实验(验证)——总结规律。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学生也能有效的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培养,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结:新课程的改革,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教师教学的需要。对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要有个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并积极的在教学中学习,不断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探究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改内容及特征,为学生制定有效、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新世纪科学社会的有知识、有能力、有钻研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进娟.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J].教育科学,2011

[2]周华伟.关于物理教学设计的点滴体会[J].物理教学,201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