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摘 要:阐明了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方法、教学目标的制订,以及课后反思的意义和做法。新课程下师生是教学过程的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反思;教学策略
  谈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会感到:一是教学时间少,二是知识点难把握。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教”,我感觉教师要首先做好教学反思,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思考。
  一、教学前反思
  新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素质放在首要位置,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建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更应富有创新性、探索性和指导性。
  1.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不多,但教材题目难度大,如人教版化学必修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的第一部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材内容虽 然简化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没有出现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计算例题与练习,但在“学与问”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计算),这些计 算高考必考。
  2.针对教学任务,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教师改变审视问题的角度,更多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 虑。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①能让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②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③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 能并达到什么程度?……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化学课程的理解、对某一节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对教学内涵的研究。因此,教学目标已成为教师的一块试金石。
  二、教学中反思:注重学生质疑,反思中完善教学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课堂提问学生,常有学生是“一问三不知”。这说明我们的教学设计存在某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 在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我如何学会教学中反思呢?首先,善于自我提问,在质疑中解决难题;其次,善于总结分析,在反思中完善教学。
  三、教学后反思:小结教学得失,关注过程效果,提高师生素养
  写“教学后记”及时记录教学后的体会,或者及时修改教学过程设计,这是有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举措。教学后反思是积累教学经验,修正教学策略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写课后反思呢?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共鸣效应的做法;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等。有其重点的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又一个新的起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的地方,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自我反思与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的教训,使教学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有时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及其情感交流的融洽,及其一些偶发事件所产生的灵感,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4.写学生的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中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就应该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能使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还让学生得到赞赏和鼓励。
  一堂课结束,静心沉思,摸索出有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没有创新,知识点有没有新的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新的突破,训练是否到位等。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