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1986年哈佛大学开始实行走班制教学,之后走班制教学开始在美国中学兴起,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至此,各国纷纷效仿,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独特的人才。我国对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已经有三十余年,至今仅限于个别学校内部的教学实践,并没有全面铺开。
  一、“分层走班制”的教学背景
  背景一:2017年全国开始高考改革,为了适应新高考,“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必将成为改革的新出路。至今在教学相对落后的云南省,探索分层走班教学的学校依然为数不多。2019年云南省也将进入新高考,安宁中学为了尽早适应新高考改革,决定在2020届高二理科班进行“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学校2019年进入新课改奠定一些基础,探出一些路子。
  背景二:安宁中学2020届高二理科班的学生通过高一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出现了一定的两极分化。在行政班里,教师的教学已经难以兼顾多数学生,只能以中间层次的学生为参照实施教学,一部分学生必然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状态。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差异过大,课堂上的交流探讨很难达到共鸣。
  高一落后的学生往往缺乏成功的体验,一些学生产生了自卑感,导致兴趣丢失、信心受损。若这些学生继续在原行政班里学习,则难以摆脱困境。
  二、“分层走班制”的教学目的
  目的一: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着眼于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更好地适应教学,进而实现“跳一跳,摸得到”,享受学习数学知识带来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充分的发展。
  目的二:让每一层学生的成绩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校通过开展分层教学,力争在7月份的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中有90%以上的学生达到A等;争取在本届高考中,学生整体成绩全面提升,平均水平创学校新高。
  三、“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具体实施
  1.分层教学班建班
  安宁中学高二年级理科班共300人,设6个行政班。在本学期期初,以固定的行政班为基础,学校首先把6个班级分为两组,其中(1)(3)(5)班为一组(Ⅰ组),(2)(4)(6)班为一组(Ⅱ组)。每组学生按高一学年的总平均成绩进行排序,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分为A,B,C三层,其中,A层为提高班,B层为普通班,C层为基础班,共建6个教学班。
  2.确定分层教学班的教室
  学校利用假期在教室里为每个学生装了一个小柜子,为分层走班教学积极创建了有利的条件。走班之前,学生可以把多余的书和用具放到柜子里,保证走班时每个学生都能在指定的收拾好的位置上上课。
  学生走班的教室安排如下:Ⅰ组A层到行政(1)班,B层到行政(3)班,C层到行政(5)班;Ⅱ组A层到行政(2)班,B层到行政(4)班,C层到行政(6)班。由于高二年级理科行政班的教室分布在同一栋教学楼的第四、五层,所以,学生可以在课间十分钟里从容有序地到指定的教室上课。
  3.分层教学班科代表的设置
  教学班的管理除了依靠教学班和行政班的教师以外,更多还需要学生自主管理。由于每个教学班的学生分别来自三个行政班,所以,我们在每个教学班中设置了三个科代表,分别从三个行政班中选出。同时,我们可以明确科代表的职责,他们需负责走班时的纪律、作业的收交、学习情况的反馈等。实施两个月以来,科代表们认真履行本职工作,行政班、教学班的各项工作都能有序地开展。
  4.分层教学班的教师安排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了三个教师负责高二理科班(6个班)的数学教学,每位教师在每一组中承担一个教学班的教学,三位教师在同层的三个教学班里同时上课。每位教师的工作量没有增加,仍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
  明确教学班教师的职责。教学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是任课教师的责任学生,任课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任教班级的课堂教学、学生作业的批改、学法指导、交流答疑。在这两个月的分层走班教学中,教师们不断摸索改进,使得整个分层教学的实施按部就班地进行。
  5.分层教学班的教学定位
  分层之后,教学班学生的基础状况大致接近了,这样更加有助于教师针对每一层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避免统一施教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机会不等”,帮助学生摆脱“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教学状态。我们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在教学中采取“三统一三不统一”的做法,即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检测统一,而教学设计、教学难度和作业要求不统一。
  分层走班教学对集体备课的要求更高。为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本学期高二理科班的三位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在集体备课方面狠下功夫。在每节课之前必须认真研讨以下内容:
  (1)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分析每层学生的基础状况;
  (3)确定必讲概念、公式、定理、方法和典型例题,确定必做的练习题;
  (4)分层进行教学设计。C层按统一要求设计,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学过的知识;A,B层则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延伸,增加一定的思维量和运算量。
  在此基础上,每位教师都形成了三个层次的教案,分层实施教学。
  6.分层辅导学生
  对学生的辅导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学班的教师负责对该班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主要是学法指导、心理辅导和答疑补缺。由于分层后有了更加适合每个学生个体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要求,课堂上多數学生能够跟上学习的节奏,顺利完成课后作业,对学生分层辅导的针对性也明显增强了。
  四、“分层走班制”教学检测与评价
  1.教学检测方式
  由于每层教学班的教学内容和进度都是统一的,所以,我们的周测、月考采用的是同一试题统一检测的模式。统一检测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观察学生的变化情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