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面对高中数学现今的教学情况,应当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策略进行分析,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进行研究,从中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努力完善,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综合素质方面也有所增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以“填鸭式”提升学习成绩的教学模式依旧是课堂中的主体模式。而这样子的教学所教会的学生,个人认为会比较缺乏创新能力,因而基于核心素养上,笔者认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尝试着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核心素养理念为立足点,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度创新,从而形成高效实用的数学课堂。
   一、核心素养意义
   核心素养即学生所应该具有的,对于未来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能够顽强适应的优秀品质和能力。基于核心素養的角度,社会对于学生要求的能力已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所要求的考试能力,现如今应是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而且,不同的科目其核心素养意义也不同。高中数学的话,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应当以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能力为立足点,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核心素养理念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理念在21世纪由与核心素养相关的发布会中提出,有一些专业学者提出他的看法——在未来核心素养理念将会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与应试教育理念对比,将核心素养理念应用进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发展有更多积极影响。
   1.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核心素养理念存在的目的即培养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才,然而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立足于新课标要求,把课堂教学的中心转变为对学生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经常性地运用核心素养理论,可以从根源上避免对学生能力、思维培养的不在意情况,使学生的成长更加健康全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将核心素养理念应用进高中数学课堂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
   2.能够促使教学方式改革
   在社会发展教育至上的背景影响下,对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必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由于应试教育理念和高考的因素,数学教师会较为注重学生的考试能力而忽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以至于学生不能全面发展。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制约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如果基于核心素养角度下,教师则不会一直令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较为重视学生品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学思维的展开。由此,将核心素养理念应用进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发展。
   3.提高数学知识的技能
   数学知识的技能是高中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核心、基础内容,随着当代高中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不断积累,高中数学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难懂。对于在高中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数学能力来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安排,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储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更加流畅地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与现实生活很好地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个人差异来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和数学知识的扩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为高中生的数学知识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培养学习数学的态度
   高中生处在思维较强的可塑造性阶段,所以教师在课堂教授过程,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去,突出学生的课堂的主导地位,同时在课堂中激励学生多与教师进行课堂的交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教学的场景、教学辅助材料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深入教学,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影响,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和探索的空间,去寻找数学的奥秘和乐趣。
   三、基于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的形成
   1.注重核心素养,转换传统教学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想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第一要义便是转变原先的教学方式,从核心素养理念出发,而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自己以往的教学呢?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首先,把原先对人才的培养理念进行转换,使教师有了树立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观念,对学生平时的具体实践较为重视;其次,对于一名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来说,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推理演绎、逻辑思维能力更加注重,增强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大大提升。
   2.创新教学方式,实践核心素养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其高效教学关键性一步是对教学方式的改变创新。现如今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大部分还停留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情况,这样一来,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对于课堂的影响非常大,教师讲解的时间比例占了大部分上课时间,其间少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长此以往,学生少了思考和提升的空间。但是如果基于核心素养出发,填鸭式教学方法便会得到重大改变。举个例子,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对其上课时间进行了严格把控,在教学中,前1/4的时间教师对于课程进行精准解读,中间1/2的时间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思路、合作解决问题,剩下的时间再让教师对于中间阶段出现的特殊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此般教学方式是为了使学生之间有思考实践的空间,而这也是核心素养中的一大关键路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没有对于教学方式的积极摸索,没有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勇于创新,便不能具体地实践核心素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