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抽象的科学,现代的教师和学生应该用具有时代特征的方法来教与学,这样才能符合时代和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物理;实验;抽象;长远的发展;创设情境
一、物理学科
物理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和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并能反作用于生活,使生活更美好。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物理的表象,比如:树叶能浮在水上,蝙蝠的回声定 位,吸管能吸杯子里的水等,但却不能只停留在表象上,我们需要通过这些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树叶能浮在水上的现象,我们会发现浮力;从蝙蝠的回声定位 现象,我们会超声波;从吸管能吸杯子里的水的现象,我们会发现大气压。仅仅发现这些事物的实质还不够,我们还应该加以利用,所以我们发明了船、B超、抽水 机。这些只是物理运用的冰山一角。物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化学、军事、医疗、通信等,并且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研究物理使我们发现了万有引力,明白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物理使我们飞上了太空,亲眼见证了地球是球型的;研究物理使我们发明了电脑和手机,实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研究物理使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并且使其更加美好。
所以学习物理就成了必须,但物理的学习却是公认的难的。
曾经听过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下联是:听物理,如雾里,雾里看物理,勿理物理。学习物理的困难可见一斑。物理 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学习物理需要以感知为基础,是一个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而这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物理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即要想学好物理还得先学好数学,得对数据有高度的敏感,能较好的进行数据的处理; 物理的观念永远在不断的更新中,它不是亘古不变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需要有大胆的质疑和小心求证的精神,不断地逼近真理,需要时刻关注它的动态变 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总结反思的能力。物理的这些特点注定了物理学习的困难,但是,困难的 东西不一定就学不好。
中学物理虽然只要求学生学习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但是仍然具有上述的所有物理特点,学习物理的所需的能力与探索精神也是同样要求的。
二、教师与学生
教师。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在《师说》中这样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似乎是给教师的职业角色下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定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定义已经不够准确了。在现代,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已经远远不够了,他还应该是:
1.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汲取知识和督促学生尽快的去掌握知识。
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学生都有强大的模仿能力,并且对教师有特殊的信任感,所以教师总会在有形无形中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随时随刻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显得非常必要。
3.班集体的管理者。教师应做好班级的领导者,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班集体成为一个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大家庭。
4.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正是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或障碍,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现代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5.学生成长的合作者。教师在保持自己威信的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地亲近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相处。
6.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以研究者的眼光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以研究者的素养不断反思和琢磨以寻求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如果你现在还在用一桶水、蜡烛、园丁来形容教师的话,你就已经落伍了。现代的教师一桶死水是不行的,要是源源不断的活水;现代的教师也不再只是燃烧自己 奉献他人的蜡烛了,他是一轮圆月,借太阳的光,美丽自己,照亮他人;现代的教师也不是只会修剪的园丁了,她更应该是一名导游,带着学生到各处去领略美丽的 风景。
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很多中学生,目标功利心重,学习动力多来自于自身的发展,更多的是被动的学习,学习压力过大且不能正确的处理,缺乏锻炼身体状况堪忧。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状况应该得到质的改变。
身体健康的学生才能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身体健康的学生才能有愉快的心情,身体健康的学生才更好的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应该多注重身体的锻炼, 采取劳逸结合的方式,学习锻炼两不误。被动的学习是不利于发展的,是缺乏学习激情的额,所以,学生应该变被动为主动,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独立、主动地思 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习各种减压方法,正确的处理自己的学习压力,必要时可以求助老师。
拥有上述时代特点的教师和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好物理这门学科。
三、物理学科的教与学
以上我们已经介绍了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在物理教学中两个重要的角色――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和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下面我们就谈谈中学物理教学的具体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有五个环节:引入――新课――巩固――练习――小结
引入。由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质,教师在引入的这个环节,一定要注意形象生动。那么创设物理情境就成了不二之选。
所谓物理情景其实就是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情况与背景,创设物理情景就是在物理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提供一定的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感性材料以及由此 激发的思维环境。把物理知识整合成一定的感性材料呈现给学生,有利于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利于知识的衔接,方便学生的认识和参与,学习和记忆。创设情境 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提问的方式。这里提出的问题要有很大的启发性,必须是有效的物理问题,绝不能提“是不是?”“对不 对?”“……吗?”等毫无建设性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性,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或者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比如,在讲物体的动 量时可以引入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跳远时要跳在沙坑里?”“为什么要用锤子敲钉子?”,这些问题来源于生活,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2.讲故事的方式。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有趣的故事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阿基米德号召妇女一起用镜子反射光到海盗的帆船的帆上使海盗船燃烧起来,从而成功退敌的故事,有趣且生动又能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运用。
3.利用媒体。图片,视频能给学生形象地展示课堂外的精彩,使课堂更有趣。
4.实验。物理本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的实验现象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并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精神。但要保证实验的成功。
新课。开始正式地上新课。
巩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巩固知识的重要。可以学生自行复习,也可以教师牵头。
练习。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练习的内容可以是习题――应少且精,可以是独自做一些简单的实验。
小结。用精炼的话或框架图帮学生概括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归类、记忆和掌握。
总结:以上就是我对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的部分看法。
参考文献:
①莫雷《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