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恐怕就是作文教学了,一些教师和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尤其相当多的学生对作文有很大的畏难情绪。因此,要提高作文质量,就必须引导学生爱上作文。人最能唤起学生为何欣赏自己的作文成功感,其它有它的奥秘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教学 作文 收集素材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 丰富学生素材,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要着眼于学生 的作文内容,找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把握好练习内容,收集作文素材
古人 云:“无一物不可以入文。”能够收集到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以说是非常多的。文章反映的主题内容,由于经过一番努力的选材及思想方面的沉淀,通过人为的积 极创造之后,如此不可估量的写作信息,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的追捧与排斥,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风俗民情观念,汇集个人的思想情感和喜恶的规范及 其影响。对于这些有形题材,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并在实际操作中使其更具体,就会减少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制度化、合理化和成熟化,使 作文教学体现出科学性。我们要在宏观上把握好平常训练题材内容,促使学生针对作文训练有个明确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地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 新闻焦点等问题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教师可适当“抛砖”而“引玉”,题材内容一旦确定,就应该围绕题材搞好系统收集整理素材的工作,可以完全让学生去做,发 布任务到各个组,形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任务且并审订材料成册,让学生成为主动者。
二、提倡学生自助式评改
评改, 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比较传统的作文评价是教师评、教师改,教师是习作的裁判者,结果是学生写得很辛苦,教师改得也很辛苦劳累,大家都是苦多甜少,收 效却甚微。那么如何能够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在作文的评改环节中,如果教师能强化学生自己评改,使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 挥,就可以让大家变苦为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三、从无知到已知领域,能娴熟用笔
前边强调了平常收集素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成块状收集并整理素材的办法,使之形成成形的“战时军需品”。但因近些年高考命题趋势有脱离现实生活的热点, 命题的内容呈现出了多向化趋势的特点,学生只能是无所适从,望题兴叹,硬着头皮写作了,这样的效果不言而喻。本人认为,作文的命题内容和形式是无形的,虽 然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了块状知识结构体系,但是面对这样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内容和形式,日常的积累就会也就软如“面条”了。此 时,从无知到已知领域,娴熟用笔,从“必然国度”转到“自由国度”才是作文最为成功的关键所在。针对如此陌生的命题范围,很难下笔,这是实际,也是必然 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很巧妙转换拟题,并且在文中灵活运用我们熟知的素材,娴熟用笔,顺理成章。
四、把握创作热情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前提
热情、自主习作确实轻松自在,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其重要前提是有热情,学生要喜爱作文。如果没这个前提,自主也只能 是给不自觉的人打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使作文教学处于无拘束状态,使作文教学一无是处。那么热情习作、对作文的喜爱又应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学生习作 热情首先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教师要让学生清楚知道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要改变他们为考试而习作的想法,要让他们明白习作是热爱生活的需要。习作技能是未 来人们生存的一项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作文的教学目的,也不单纯是为了培养一两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现实中的劳动者,他们需要的并不 是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适应社会的创造能力和生存能力。
五、把阅读、作文教学互相连接
在实际中,学生写作 经常是千篇一律,没有情感、没有思想、没有个性,套话、假话连篇。虽然经常嘱咐学生要学会多观察、多细心体验生活,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可是学生在 写作文时就成了干枯的树木,很难生长出感情的绿叶。这样的情况显然不是仅靠一两节作文课就能改变过来的,也不是教师嘴上要求就能予以解决的,它是多年以来 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忽略学生情感所致。治病要治本,我认为要想学生作文中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思想,必须要从语文教学的日常活动“阅读教学”入手。随 着教改的不断深入,这个想法加以实施的现实性越来越近了。看一下中学语文必修教材,收录的全是名人名篇,这些文章从真挚情感、丰沛的思想、华美的文辞、作 者的品格修养上都能称得上楷模。
总结: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 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作为主线,做到“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从而全 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在我们手里茁壮成长,焕发个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