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带着独有的魅力走进课堂,不仅仅得到了教师们的青睐,更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尤其是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其独特的功能效果把孩子们引领到一个充 满想象的艺术殿堂,为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添姿增彩。通过对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我努力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并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造美。
一、优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1.感官刺激、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美术活动设计制作出具有动画效果的课件,加上声音的配合,从视觉与听觉上刺激幼儿感官,可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使 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小班绘画活动《快乐的小动物》中,当各种小动物出现时,孩子们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很快地进入活动中去,在动画与图片分解 的动、静交替的信息传递中,孩子们轻松地把握了波浪线、曲折线、螺旋线的形状,并且迫切地想在有动物的纸上画出各种线条。现代教育技术将死板、抽象的画面 变为色彩丰富、主题鲜明的画面,使孩子们能愉快地、轻松地、积极地投入到创造活动中去,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效率。
2.动态呈现,再现情景。
老师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老师所讲和幼儿思维融合在一起,能帮助幼儿使其受堵思维顺畅发展,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思维 定势,增强理解力。如:在绘画活动《春天》中,由于幼儿经历浅,知识面窄,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不够强,因此,他们对春天的认识也很浅显,只知道小花 和小草。如要让幼儿了解春天的自然特色,就要尽可能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但由于时间、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一梦想难以实现。为此,我依据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用电脑制成大量的动态图片情景:小河融化、大雁飞回、百花齐放、柳树发芽等。当这些大自然的春景在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的思维顿时豁然开朗,产生了 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同时再现了春天的美景和生活趣事,从而解决了本节课重点、突破了难点,丰富了幼儿学习绘画的经验。
3.拓展时空,开阔视野。
美术活动需要孩子进行自我创造,但是创造大多需要大量的基础经验作铺垫,而幼儿本身经验的匮乏会常常阻碍他们想象力的发挥。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 术,根据教学的需要收集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资料,再进行整理,通过不同手段把资料“整合”起来,给孩子一定的直接经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其创造力。如在绘画活 动《我的房子》中,绘画要求是让幼儿自己创作房子,而在我们的周围,房子的造型千篇一律,没有特殊风格,更没有艺术造型,要想让孩子想象出造型别致的房子 是很难的。于是我通过网络下载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如中国的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官、云南傣族竹楼群、苏州水乡,还有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古希腊 的雅典卫城,古埃及的金字塔,等等。幼儿深深地被这些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建筑所吸引。这些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感性材料不仅增长了幼儿的知识、开阔了幼 儿的眼界,而且为他们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了信息资源,同时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愿望。不一会,一幅幅造型独特、想象丰富的“房子”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优化美术教学方式
1.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理想的活动导入。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果平淡无奇地“导入”,幼儿 就不大感兴趣,以至于在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主动地去学习。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幼儿学习实际,遵循趣味性和针对 性的原则,巧妙运用制作而成的动画,促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绘画《草地上的花》时,制作了电脑课件:首先,让幼儿欣 赏几幅春天的绘画作品,每张作品的图案色彩绚丽,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幼儿以视觉、听觉及美的享受,使活动进入轻松、愉快的氛围。然后,分步演示了小花的绘 画步骤,当一朵螺旋型的小花完成时,孩子们都拍手鼓掌。电脑动画的运用,一下子把幼儿带到色彩构成的情境中。幼儿看了议论纷纷,兴趣盎然,活动气氛十分活 跃,他们都感受到了草地的美丽,迫不及待地想在画纸上自己创作花和草。这样导入活动,孩子“美”中生趣,学习绘画的心情油然而生,达到了“课伊始,趣即 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2.运用电脑示范引导幼儿学习美术技能。
幼儿的创作热情来自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 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目的,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动画,演绎作画步骤,进行启迪诱导,激发幼儿强烈的创作欲, 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增强幼儿的作画能力。如在活动《快乐星球》中,我在示范时边讲故事边在电脑屏幕上演绎故事内容,幼儿边听故事边看我演示。故事情节吸 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我的示范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便于孩子更加直观地理解如何运用点、线表现自己的思想。运用电脑示范色彩丰富,着色快捷,并且通过大屏 幕显示清晰可见,相对于在纸上演示来说,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同时,我灵活运用鼠标作画,也激发了孩子对教师的崇拜之情,产生了学习美术知识的持久兴 趣。
3.运用课件提高幼儿美术表现能力。
在大班美术《春》中,我在课前准备中运用网络搜索大量为活动服务的资源,如:春天的 自然风景,春字的各种艺术体,徐悲鸿的《晨曲》,等等。孩子在仔细欣赏、观察后,体验到它们都是用各种方法表现的作品,从而开阔了视野,明确了如何运用各 种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激发了表现自己的愿望,点燃了创作的火花。
又如《颜色变变变》,向孩子展示颜色的变化,让孩子讨论,再去发现。我通 过“变色”的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孩子的注意。多媒体的应用使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变得简单,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多媒体课件能在幼儿操作的同时循环播放 绘画步骤,让幼儿可以反复看绘画步骤。这样可以照顾到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掌握绘画技巧。
三、优化美术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帮助老师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幼儿,发现幼儿的长处,从而让每个儿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
在美术活动评价中,我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恰当的评价既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 的不足,明确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从多种的角度开展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美术技能的评价,既用肯定赞赏的语言为他们鼓劲,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 激发继续大胆作画的欲望和热情;同时又要准确把握、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或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促进幼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老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它集声、光、电、色于一体的功能,利用网络快捷、方便和大容量的特点,就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 兴趣,使孩子从感觉美术课有趣发展到感受学习美术的乐趣,并逐渐使兴趣趋于稳定;同时,只有在教学中根据孩子的兴趣,开展多种美术活动,将孩子的兴趣与情 感体验相结合,才能促进孩子构建新的美术知识,丰富视觉和形象思维,增长形象记忆与储存,启发创新思维,发展审美与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