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调适在高三班主任工作中的尝试

  摘 要:高三学生在高考紧张的复习备考过程中会产生种种消极情绪,为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需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提前干预,并进行积极心理的转化,而锻造一支阳光自信的拥有积极心理的班主任团队是首要任务,同时在高三班主任工作中尝试运用积极心理调适的方法策略,意义重大。
  关键词:积极心理调适;班主任工作;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6-0007-02
  一、引言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班主任是落实此任务最直接、最有效的执行者。而高三班主任工作除了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还要面对学生高考的压力,因而工作中容易产生激动、焦躁等情绪;同时面对的是一群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三这一特殊时期也会有异常的情绪反应,如迷茫、焦虑、烦躁等。师生的这些不良情绪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与身心健康。基于此,在高三班主任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调适的方法,不仅利于班主任自身身心健康与工作的开展,还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心理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师生中营造一种积极备考的氛围。
  二、积极心理调适运用于高三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性
  积极心理调适是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也就是通过活动的互动参与、自我心理暗示等,转化师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发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强调研究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力量和积极潛能等,主要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三个方面的内容[1]。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孟万金教授开创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秉承积极心理学对人性的积极评价取向,认为每一个体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具有自我向上发展的能力,所以在指向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并将教师、家长包括在内[2]。积极心理调适是承接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强调对学生的消极情绪进行有利引导,并调适转化为积极情绪;同时重视对学生的消极情绪进行提前干预,尽早介入,让学生持有积极情绪。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同时,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和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产生的感受[3]。因此,积极心理调适就是让学生“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激发学习积极性,激活思维能力。同时把积极心理调适的对象扩充到教师与全体学生。特别是高三班主任,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引领下积极向上,每天带着自信阳光的心态学习备考。
  福建省长汀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这类二级达标校的高三学生,基础底子较薄弱,有些学生学习态度又不够端正,偏科现象比较普遍。加上全国卷高考考试难度加大,高一高二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到了高三总复习和面对高考时就容易出现思想波动。自暴自弃者有之,悲观失望者有之,时冷时热,未能坚持者更有之,等等。我们在深入分析近几年高三学生情况,结合心理辅导中心的来访学生案例的基础上,详细拟定了积极情绪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反馈和深入分析的情况,归结了高三学生消极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与主要成因。这些不良情绪已影响到学生的高考复习备考效果与身心健康,考试时不利于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对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归因于学生个人的主体认识、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家庭环境等,这其中,学生的主体认识与班主任的工作方式问题影响较为突出。因此,在高三班主任工作中实施积极心理调适实践确有其必要,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实践中已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并对其一些不良情绪做出心理干预,从而让其更乐观自信地学习、生活。
  三、积极心理调适在高三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策略
  在课题“积极心理调适在高三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研究”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并结合我校班主任自身特点与高三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积极心理调适对高三学生情绪转化的策略方法,不断总结这些方法在高三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运用,主要在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有效尝试。
  (一)强化认识,明确积极心理调适的重要性
  如果高三班主任每天闷闷不乐,学生也会受教师的情绪传染,也不大可能表现出阳光自信。反之,班主任每天走进教室面带微笑,言行举止之中带给学生自信,无形中就给了学生前进的动力与鼓舞。因此,强化班主任的积极心理意识,构建乐观自信的优秀班主任团队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高三的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对其影响最大的都是班主任。我们要打造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团队,让他们成为学生的光明引领者,认识到积极心理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在理论学习上,主要学习了孟万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岳晓东博士的《幸福的感觉:给青少年讲积极心理学》、陈慧君主编的《积极心理的力量》等理论书籍。班主任们在学习过程中,写读书笔记,交流学习心得,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调适自己的心态,并切身体会到积极心理对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性。在实践操作上,心理辅导中心专职教师以辅导学生的典型案例示范解析积极心理调适的策略,同各位班主任一起分析原因,分享经验。通过正、反面案例,大家充分认识到不同心理状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班主任可以借鉴一些好的做法来指导学生,以更自信的表情、更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励学生。
  专业的引领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了班主任们对积极心理调适重要性的认识,为高强度的高三班主任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调适提供了理论的支撑,既对班主任自身身心健康有利,也能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心理调适作铺垫。
  (二)突出实用,实践积极心理调适的策略
  班主任的积极心理调适主要是为了培养和调节学生的积极心理。因此,策略的实用性主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帮助高三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达到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调适的目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