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探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了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教育目标。幼儿教育时期是儿童的启蒙阶段,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在幼儿教育中,不仅要帮助幼儿启发智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本文对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深入的探究及分析,并提出相应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活动;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4-0214-01
  引言
  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传统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只是重视幼儿的绘画能力,忽略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幼儿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在美术活动中,为了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老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同时,美术活动还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进行美术活动时,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鼓励幼儿多观察身边事物,体验生活乐趣,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丰富幼儿的学习形式。幼儿的年龄较小,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会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激发幼兒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幼儿播放一些绘画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说出图片中的物体,这个物体的颜色、外形以及用途等。如此以来,通过对图片信息的观察,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想象力是人应有的天赋,就像说到水果就能想到苹果、香蕉,说到冬天就能想到雪花一样,想象力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对幼儿的学习成长和判断认知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具有一定帮助。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采用趣味性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例如,“我眼中的世界”是具有想象性题材的画,在学习画这幅画的时候,教师首先给幼儿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引导幼儿闭上双眼去享受,然后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让幼儿去想象其中的美好画面:夜晚,明媚的月光从天空中挥洒下来,透过树枝,将月亮的影子映射到小河中,我走在小河边,听见蝉在唱歌,看见小青蛙在岸边跳舞,这时,从小河的对岸飞来一群萤火虫,点亮了整个天空……故事讲到这里,幼儿的思维已经非常活跃,脑海中已经浮现了一段画面,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所想象的画面,然后再将自己描述的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动手能力,同时还能丰富幼儿的学习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美术欣赏活动,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欣赏能力是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充实幼儿的感官体验,进而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例如,在组织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我的爸爸》时,作品中夸张的绘画手法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增添了美术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画作时,介绍作品中“爸爸”的样子,然后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爸爸的样子、爸爸有什么本领等。如此一来,在熟知的问题下,会使幼儿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眼中的爸爸,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活跃了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提高了美术活动的有效性。
  4.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绘画评价中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主题,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自主绘画,然后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并相互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例如:在美术活动绘画《我的一家》中,先让幼儿自由讨论平时和父母在一起的情景,再进行绘画,最后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有的说“我画的是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看电视,是我最喜欢看的《小猪佩奇》。”有的说:“我画的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散步,看到路边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有的说:“我家里有4口人,妈妈在做饭、爸爸和我在看电视、姐姐在做作业。”…… 虽然只是简单的交流,但是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幼儿却是轻松的有了自然而然想表达的欲望,当然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幼儿具有很强的表现欲,这样的美术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绘画是一项需要幼儿各种感官积极投入的综合性活动,是一种交流工具,是幼儿的经验、情感和思维活动的特殊表现。幼儿通过听、说、看、想、画等方法来学画,既学习了绘画,又发展了语言。绘画与语言是相通的,孩子的画和语言之间有着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观念,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体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文静.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04).
  [2] 孙诺.探究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 中华少年, 2016(1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