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小学劳动技术教学课教学引发的思考

摘要:开展好中小学生的劳动技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关键是教师必须正确了解什么是技术和技术的本质。笔者通过一节具体的教学来阐述自己对“技术是技能、方法、手段、工具和知识的某种组合或总和”这一观点的理解。
关键词:技术
   有人把技术学习看作是在实践活动中教给学生采取什么手段或者使用工具,其实“工具”、“手段”这些词汇语义上就表达着一种作为工具或者手段的事物与人的 关系,无法说明作为工具或手段的事物本身。另有人认为技术学习是方法或者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其实在这种教学仍然在教给学生使用工具,因为技术知 识也就是一种工具或者对物质工具的知识表达,因为知识也是一种工具,一种解释和改造的工具。还有人说技术是人类活动,他们把技术与技术活动混淆了起来,认 为只要学生利用工具和手段解决了某些作品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就是技术学习,其实毕竟真实的技术活动中包含着太多的无法被看作是技术要素的东西。那么如何能 组织学生开展技术学习活动就需要教师对技术有正确的理解。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理解什么是技术,技术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虽然对此认识也比较模糊,但通过一节组织开展的小学劳动技术课教学谈谈个人对技术的理解。
   在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组装学生床》这个操作类劳动技术课时,我们首先有目的的先组织学生们认真观察了寄宿学校学生的床。这些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两部分 之间还采用纤绳式方式固定连接着。同学们在各小组长的带领下从床的主体结构、所需要的各部分材料及其功能,操作时所用的工具及其操作程序等等方面做了比较 深入细致的资料搜集与研究。
  经过一节课的现场观察和交流学习,同学们对组装一张学生所用的上下两层的铁床所需材料、组装程序、所需工具等获得 了初步了解。为更好地把学生们对技术的学习持续下去,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我们在操场上开展了一次组装学生床的技术实践活动。五个小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 下把组装床所需要的材料、工具都搬到操场上,他们按照小组内不同的分工和要求开始进行组装。在五个小组热火朝天的组装过程中,有的搬扶着材料,有的手拿钳 子、螺丝刀等工具认真组装,有的一边递一些材料还一边和同伴儿们交谈着,无不感到一场技术学习热闹的气氛。
  五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不同程度完 成了组装任务。其中两组完成了,另外三个小组没有完成。看到已经“完成”任务小组学生们的高兴及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产生急躁情绪的场面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 学习评价。首先看组装好的床是不是很结实,是否存在材料结合不合理的现象;其次又对各小组成员任务的分工以及组装程序、选择实用工具进行了了解与评价。同 学们的实验表明组装好的床存在某些结构不合理,会造成安全问题。而没有完成组装任务小组的床却在结构设计、组装程序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经验。如何评价学生 们这次技术学习活动呢?这就会体现教师对技术和技术的本质理解与认识。
  作为劳动技术课教师我认为应该把对技术的学习看作是学生的技能、方法、 手段、工具和知识的某种组合。经过学习我认为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某种目的或者满足某种需要而人为规定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稳定的变换方式及其对象化的结果。 技术规定了如何将一种物质(形态)变换为另一种物质(形态),将一种能量变换为另一种能量,将一种结构、形态的信息变换为另一种结构和形态。上述学生开展 技术学习活动中教师不是教技术,而是要通过组织学生的实践学习在为完成某种目标的过程中重新整合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利用工具去实现个人理想这才是一 节技术学习课。我们在以后组织的这个班学生重新进行组装学生床开展技术学习时发现,以前完成任务的小组反而速度慢,而上次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不但在组装结 构和程序上不存在错误,而且操作速度也有和大提高。
  因此我个人认为只要教师能很好理解技术及其本质把握住技术教育的方向,就能使学生们在技术 课的教学活动中真正学到技术,获得实质性的技术素养的培养,因为技术绝不仅仅是表现某种物质形态,而是引导学生能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方法、手段、工具在 具体实践学习中进行正确组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