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 教学
提高高中生语文写作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变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加大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合理、充分、有效的练习中渐渐提高写作水平。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教学方式过于自由化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积极的响应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的要求,他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一种完全自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都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美其名曰为素质教育,可是,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身条件,忽视了教学内容和学生本身的一种实质性提高,在教学中完全追求形式,教学方式过于自由化。在教学中使用自由式的教学方式,固然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但是,如果老师放任不管,那么,降低的就不止是教学效率,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1.2教学方式过于机械化
和自由式教学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机械化的教学误区,也就是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始终与传统写作教学相符合,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写作提出了过于细致、过于严格的要求,一味要求学生按照严格的作文模式写作,机械化地让学生写议论文、记述文或说明文,让学生没有足够表现自我的空间。过于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搞好应试教育,而实际上,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完全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约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渐渐的排斥写作,甚至厌倦写作。
二.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教学的前提和潜在动力,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就会对学习充满激情,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写作中,学生都会全身心的投入。为了更好地搞好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一切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用学生的写作兴趣去带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快乐的投入到写作教学中,从而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苦写”为“乐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1用爱激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只要教师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自己的学生,达到情感的沟通,就会感情交融,为求知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体态、一句表扬的话语去关爱学生,使学生喜欢上老师,喜欢上这位老师的教学,那么,学生对写作也就自然而然的喜欢上写作,产生写作兴趣。2用美激趣。音乐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它的本身就最具有情感的艺术。写作课上,教师可以适当播放一些经典歌曲,使学生沉浸在用心的倾听和欣赏中,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中美的感染力,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全部激情与心智,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达到写作创新的最佳情境,从而激发写作的情趣。只有学生具备了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写作教学效率才会提高。
2.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习惯是陪伴学生一生,影响学生写作质量的关键。一个有好的写作习惯的学生,在他的作文中,错别字以及病句相对而言会比较少,在平时的习作以及考试中,学生的作文也不会出现偏题的现象。因此,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教师还要极度重视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写作习惯的培养及提升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想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郊游或者参加劳动。学生从重复而又单调的学习活动中走出来之后,一接触到新鲜的事物,或者与生活实践相关的事物,灵感就容易被激发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趁机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写一篇游记或者活动之后的感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习作。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和教师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找出他们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那些是习惯上造成的不足,那些又是其它方面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实际习作情况,给学生相应的指导和帮助,积极鼓励他们认真习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写作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教学方式渐渐的出现在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过于机械化和课改后出现的过于自由化的教学模式,如实的发挥好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教学中真正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积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交流习作,使学生在有效的积累和充分的练习中渐渐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写作水平主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1注重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一篇优秀的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高质量的作文需要学生有更多、更好的素材积累。其中阅读是积累素材最好的来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积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的素材越多,学生在写作时想象力就会越丰富,见解也会越深刻,文章就越有表现力和说服力。2注重实质性的训练。再多的素材,再好的方法,再高的能力,不勤奋训练也是积累不出写作方法和水平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积极的开展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阅读的内容,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作文(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名著的特点,给学生设计相关题目,或是让学生写读后感,以及让学生总结好的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在实际的练习中提高。
总结:高中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吸收以往的作文教学的精华,并适时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真正使高中作文教学的质量提高上去。
参考文献:
[1]唐明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1)
[2]任小舟.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