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开展高中语文情境教学

摘要:所谓的高中语文情景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文字、语言、多媒体等方式,有意识地设置或创建具体形象的场景,或者营造生动感人的氛围,从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开展情境教学,一直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不断研究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境    教学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和亮点,情景教学对促进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具有很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开展策略,在此和大家交流。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就给我们充分的阐释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思想意识都相对较为成熟,但很多的行为依然受到兴趣的驱使,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而言同样重要。在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中,情境的一大功能就是趣味性较强,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情趣,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为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结合学生的爱好、性格等特点,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地通过图片的演示、音乐的渲染、想象性的描述、故事的讲解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乐于其中,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实现变“苦学”为“乐学”。例如,教学《陈情表》这一课的时候,我先给学生们讲一些现实生活中孝子报母恩的感人事迹,然后再与学生们讨论当遇到事业与报恩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做何选择的话题。在同学们进行热烈的发言和讨论之后,我再引入课文内容,让同学们了解作者李密又是怎样做选择的。这样,有了故事的铺垫,学生马上来兴趣了;有了交流讨论,课堂学习氛围异常的浓厚,同学们都能有效的将精力集中起来,融入到课文内容当中去,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极大限度的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学起于思,源于疑。” 思维过程是从疑问开始的,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因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高中语文情境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趣味性的同时,教师还应考虑其探究性(即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注意将情境设置更加富有探究性,然后再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引发反思,进而形成认知层面的意义冲突,加快对知识建构的进程。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可以先一起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接下来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讨论。通过这样的设置,一种情境悄然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形成,在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好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了锻炼,利于学生后继的不断发展。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亲自体验

俗话说:“生活即教育。”汉语作为我们日益相随的母语,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和我们的现实生密切相关。学习语文,其实也就是重在生活体验,《语文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美文,也都是笔者多生活感悟的真实写照,在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于情境这一重要教学手段,积极的去还原一些课文中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融入其中,慢慢的去感悟其独特的意境。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适当结合多媒体,别有深意的给学生展示其中的一些画面(夜晚、月光、圆月高悬、荷塘、荷花),展现其静、美等等,让学生引发联想。又如,在教学一些故事类(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等)之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扮演角色的方式,积极地引导学生其展开交流活动,使往日故事情节在现,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提高合作意识,使其乐在其中,快乐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四、高中语文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有机融合了美感、思想以及情感,在符合条件的境况下,正面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开启学生的情感之旅,进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认知能力,提升他们的发散思维。值得教师注意的是,虽然情境教学的意义重大,但我们也得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其有效的开展。具体有以下几点:①目标既定原则:在语文教学创设情境之前,一定要确定课堂教学的教学重难点,围绕目标来创设情境,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②教学内容结合性原则:情境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脱离了内容的情境就如无根的花朵,马上就凋谢,失去了价值。③教学手段并用性原则:创设教学情境,其本质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让其凌驾于教学之上,而应该将其与具体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分析、探究等手段相结合,这样才能让情境真正融入到教学中去,而不是隔离开来。④情境合拍原则:语文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合拍,这种合拍主要是指意境上、氛围上、内容上适应教学的需要,这样的情境才是有效情境。⑤情境激发原则:语文情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在体验中激发情感。因此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善于拨动学生心中的情感之弦。教学中,只有教师如实的遵循好以上几个原则,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把握好每个细节,我们的情境教学之法才能发挥出其育人功能,才能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总结:教有千法、教无定法,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开展方式还有许多许多。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不断的研究创新,善于创设学生需要的情境学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以提高,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达到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玲.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时间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王艳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大语文论坛.2009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