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将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的过程。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是诸多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         教学

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但同时又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不足及问题,积极的更新教学观念,积极的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加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全方位的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阅读对于高中语文学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掌握好阅读不仅可以很好地为语文学习所服务,而且还会对一个人的长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虽然高中阅读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我们的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教师改善和强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我国的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学模式是非常古老的。即便是教学方式变化了很多,但是根本思想还是受传统思想影响。这就使得现今的很多高中语文教师,虽然已近认识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缺陷,但碍于升学的压力,很多教师依然不愿意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还是在积极的为学生的考试而做准备,应试教育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没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繁重的教学任务,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寻找更简捷、快速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出现了揠苗助长的现象。其次,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的落后,也使得现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未明确,教学的方式方法单一。教学中,为应付高考教师多将目标集中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而忽视了德育目标、情感目标、美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的落实,学生的个性情感得不到发展。教学内容上也忽视学生主体的需求和特点,没有从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生阅读兴趣出发来理解和挖掘教材内容。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的方式也极为讲究,但现今的很多高中教师都认为阅读教学只要让学生去读就可以了,这就直接性的导致了阅读教学的方式渐渐走向单一化的道路,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率的提高受到极大的限制。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制约,严重的影响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和发展。

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于漪曾说过:“长期以来教师都从教出发,现在要转到从学生的学出发。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生会学语文,课堂不是教师演讲的地方,也而是学生学的地方。教师应引导、点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培养人才的需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如实的落实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那么,我们就应积极的从教学的观念上出发,积极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积极转变传统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观点,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明确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保守的阅读教学形式,开创开明的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互相讨论。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设置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巧妙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辨、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向分析、放心解答,肯定学生的活动过程。只有这样,教学理念的同步更新,教学主体的充分明确,教学策略的有效落实,学生阅读的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2.2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教学也是如此。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观情意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是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先决条件,所以让学生对阅读重视起来的关键因素就是如何让学生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因此,在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实的结合学生的习惯、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从而实现变“苦读”为“乐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提高教学效率。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中,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游戏,让学生们自主加入进来。如果哪位学生想加入,就必须得去记忆自己的台词,这样就会无形中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他们就会非常感兴趣地去接受阅读内容。其次,把阅读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让学生们分工掌握课本内容,然后在课堂中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水平。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表达清楚自己所讲的话,那么就必然需要刻苦的阅读。所以,学生们会把这种模式当成是一种游戏,而在这种游戏的过程中,无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通过各种途径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有效的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3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习惯是陪伴学生一生,影响学生阅读速度、阅读效率等各方面的重要因素。叶圣陶多次指出:“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性的关系到了学生阅读技能的习得,阅读技巧的掌握,关系到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高低及语文教学的成败。阅读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让文学精髓渗入全身,不是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所能达到的。阅读必须成为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教师要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包括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卫生习惯等方面,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首先,我们要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预习、自学的过程中,养成随手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其次,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光线、位置、姿势。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课内外的阅读竞赛,要注意发现、培养阅读能力强的苗子,鼓励并公开表扬他们,让他们经常在班上朗读,推荐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会、演讲会及征文比赛等,使他们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这样,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使之养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及效率的同时,也促使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落在了实处。

总结: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有待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其间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资源。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全体语文教师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总结,不断的拓展、创新教学途径,我们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冼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艺术,2009,(10)

[2]王晓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法浅析[J].科技咨询,2009,(1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