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主阵地,而课堂的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初始,课堂导入的好坏将直接性的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如何搞好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导入 教学
所谓课堂导入,就是指在学习新课时,教师引导运用多种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的过程。有效的导入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使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导入呢?
一、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
数学知识就像链子一样,是一环扣一环的,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续。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我们的课堂导入也是如此,需建立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而要想更好的实现,那么,在新课的导入过程中联系旧知识引入,是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复习旧知识,同时,也可以有效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顺利进入对对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抓住新旧知识之间有较强的联系性这一因素,积极地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在课堂导入时,积极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引出新知识,合理的运用旧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发现新知。以学生的旧知引出新知识,更注重的是知识的迁移。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导入新的内容时,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从已知的内容出发,进行新川对比,尝试创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其顺利地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二、结合故事,导入新课
爱听故事是小孩子的天性,故事导入法是一种以讲故事为主的方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环节,更加契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符合教学的需要。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能力弱,再加上数学内容在教材上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老师课堂教学中总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也将在几分钟之后散化,更不用说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和呈现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因为学生的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给我们的要求是要实现高效的教学,所谓的高效,指的就是要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渐渐向高效迈进。课堂的导入环节,是学生最兴奋、最活跃的环节,搞好课堂导入环节的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我们把学生的这种活跃因素保持下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利用好故事导入这一方法,在故事中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激情与兴趣,并保持下去。为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使学生随着故事情节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学生身心投入了,注意力自然就集中,这时引入新课,水到渠成。
三、创设疑问情境,导入新课
“一切学问来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窗口,是探索的动力。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学习状态。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新知识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一个与其相一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中,引出新知。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我先问:“同学们,你们多长时间过一次生日?”学生答道:“一年过一次。”我再问:“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他今年12岁 了,可以在这12年里他只过了3个生日,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学生就来兴趣了,并带着好奇心,积极的投入到教学环节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换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得到问题答案的迫切意愿,也充分的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主的投入后继教学,有效的促使了整堂课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教学的重要意义已不言而喻。要想有效的搞好小学课堂导入,教师在充分运用导入策略的同时,教师还应如实的遵循好以下几个导入原则:①简单性原则: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是讲究效益和效率,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效能感。课堂导入起到的是过渡的作用,重点是导入后的教学,所以上课教师力求要做到简单。②引导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导演”的作用,课堂导入环节也是如此。因此,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多注重引导,而不是万事包办。③针对性原则:课堂导入要有实在效果,能给这节课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不能因为情节吸引人就不加选择的拿来作为课堂导入。那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选择的课堂导入就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小学课堂导入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合理的把握好这几个原则,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实现有效甚至高效的导入,学生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逐步提高。
总结: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其中方法万千,形式多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灵活掌握导入技能,打好开头第一仗,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龙敏倍.浅析中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引入方法[J].数学教学学报 1994
[2]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