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摘要: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效率   教学

课堂是开展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从教学观念、目标出发,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积极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动手实践,全方位的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和深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以前相比较,它的出发点、终点更加明确,课堂更加的民主、活跃,学生学的更投入。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革新,教学的目标更明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观念是制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应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的教学。为此,在教学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地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此外,制约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还有的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中,教师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从教学目标入手,合理结合教学实际,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大纲,树立正确、科学、实用的教学目标,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目标的明确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则是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产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师生有效交流探讨的前提保障。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潜在动力。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结合教学目标,合理采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投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许多,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此,教学中,我们应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心,力求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启迪创新思维,不断的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合理进行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源于思,起于疑。”问题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重要因素,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关键。小学数学的学习,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逐渐获得感知,提高能力的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问,不仅能让学生找准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有效的探究,并且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等也能进行有效的培养。为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发挥好课程改革指导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的作用,合理的设置课堂问题,积极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获得相应的提高,进一步促使课堂教学的提高。在课堂提问中,首先,教师一定要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课堂提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也不在于表面的精彩繁华,而在于问题的质量。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质量,问题也一样,要有针对性,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而不是与所学内容毫不相干或者勉强应付教学,填补课堂时间。其次,要合理的把握好问题的主次:每堂课中,总是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在引导着教学的进程,在课堂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提问的时候要挑选那些紧扣内容,围绕学习目的的问题。最后,教师还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提问应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只有这样,通过有效的问难题引导,学生的学习会更有效,课堂教学也才能真正的实现有效。

四、结合课外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基础,课外的实践是补充、巩固、提高。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积极的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巩固,进而不断提高。也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时,在课堂的学习中,我教给了学生基本的算法,教学结束时,我让学生组成小组,借助现实中梯形的实际运用,积极的去研究梯形面积的其他算法。经过学生的实践,通过在小组中讨论、研究、动手操作,用自己发现的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发现了许多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巩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也获得的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其形式多种,方法多样。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不断的革新教学观念,积极地探究教学方式,不断的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龚玉婷.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4

[2]陆海红.浅谈如何创造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J].学周刊,2014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