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摘要: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搞好小学计算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       教学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该如何进行计算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方面的问题

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虽然课程改革一再强调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适应现阶段培养人才的需要,但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计算教学上依然是死板的教学,教学中对于答案过于强调单一与标准,未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正确与否,打击或压制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更是有一部分教师,依然是采用传统“死记硬背、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教师通常都还没有把计算的基本法则所包含的深刻原理给学生讲透,就一味的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法则等,由于不理解,学生的记忆效果自然不好,学生计算时更是易出错,计算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严重的更是导致学生思维呆板、机械化,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教师教学观念的传统化,教学方式的不正确,严重的制约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1.2学生方面的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身体、神经系统发育不仅远未完善、成熟,还处于低阶段,因而性格、情感都不稳定,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自我控制能力弱,意志力差。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受注意力、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干扰,常常会出现走神现象,在计算更是缺乏耐心,总是一看就做,一做就错,本来就枯燥的数学题,在经此过程,更是加重了其枯燥性和抽象性,学生渐渐的失去兴趣,对数学计算甚至数学产生反感、厌恶,不仅计算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更会影响到数学这一门学科的学习。学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心理因素,都是制约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如果处理不得当,将会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率的提高产生严重影响。

1.3其它方面原因的影响

学生计算能力提不高,教学效率提不上去,其中学生、教师方面的原因占大部分,但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原因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新课改的实施,使教学课时明显减少,然而教学内容却相对较多,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紧张的原因,计算演练被理论教学大量取代。其次,由于计算器、电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悄然改变,小学生的计算学习也渐渐的用上了计算器等,许多学生在平时的计算学习中过的依赖计算器等,导致计算能力没得到提高反而下降。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正视计算教学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处在科技兴国的今天,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学生从小就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那么,将会与社会脱节,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社会人才需求。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特别是数学这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正确的看待计算教学,不断的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乐学,不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不断的去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达到社会人才的需求标准。

2.2教给学生计算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学生的“学”则是为了“会学”,在过去是计算教学中,强调的是以“算会”为主,而现阶段的计算教学,应是要以“会算”为目的的。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教师还应传授学生计算的方式方法,教给思维方法,给学生提供计算的思路,让学生“会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教学混合运算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这样,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会慢慢的理清计算的顺序,教师在传授学生计算技巧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2.3强化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练习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言。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后,教师应如实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练习,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成果,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的兴趣,并且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①充足的时间: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练习时间,不能草草了事。②练习的质量:不是什么样的练习都有必要,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前提下,要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③有针对性的练习:在计算教学中,除对一些易错题坚持反复练习外,还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以便排除 各种干扰因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中,只有如实做到这些,才更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总结: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应改变老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总结,不断探究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去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武维民.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算法多样”[J].教育科学研究艺

[2]孙敬彬.“深度练习”在小学计算教学中的意义与构建[J].教育导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