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索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社会的逐步发展,教师也在不断地创新自身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式,如实的实施好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

数学知识既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实际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结合生活实际,使之生活化,打造生活化的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实施教学策略,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活化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见解:

一、正确认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明确教学目标

所谓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将数学同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到一起,有效的将小学数学知识置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能有效的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有更多的实践操作的机会,获得有活力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解决严谨的数学问题时更加容易的教学。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学界的重视,正确认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基础,也是关键。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倡导生活化,就是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积极从生活实践中寻找数学原型,去发现数学实例,从而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了一个正确认识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如实结合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树立、明确生活化教学目标,让小学数学教学走进现实学生生活,包括对学生生活的现状、对生活的需求以及生活发展的趋势。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取初步的生活经验,培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构建生活化课堂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在数学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越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境,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结合教学目标,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充分的结合,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创设教学情景,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学课堂,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书本信息,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用20元去菜市场买菜准备今天的晚餐,你准备怎么去买?这时学生要首先根据家人的喜好开出菜单,通过各种蔬菜和荤菜的价格,估计买菜的总价不能超过2O元,还要懂得货比三家,在买卖时注意讨价还价,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商。又如一些促销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扮演顾客,教师扮演商家,在课堂上搞促销活动,学生来购买老师的商品,老师打折优惠出售给学生。这样,不仅让学生有效的学到了知识,更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探究生活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自然学科,这符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的特点。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不言而喻,教学中,教师在结合相关内容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究学习数学,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化,使学生在有效的探究中渐渐掌握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在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这样,在有效的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进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明白了学有所用的道理,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四、优化教学设计,使练习、习题生活化

正确的教学目标,有效的生活化教学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重要保证,但在这一过程中,光有这点还不行,还需要有效的生活化练习、习题来巩固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成果。由于课堂时间短暂,课后练习是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在有效的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充分的结合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效的给学生设计课堂、课后练习,使练习、习题生活化,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后,我根据生活实际,为学生布置了一道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学校新建的语音室需要铺设地板砖,请你抽时间去测量一下语音室的长和宽,逛一逛建材市场,帮学校选择一种适合的方形地板砖,并算一算需要多少块才能正好铺满教室。又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客厅的面积,再测量一下地砖的长和宽,并算出它的面积,最后估算一下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 需要多少块?通过这样的练习设计,有效的避开了数学的枯燥性,增加了趣味性,学生能充分的实现到生活中去实践、去探究、去发现,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总结: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既是一种一种艺术,也是这一种学问,符合现今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教学中,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肖怀春.小学数学生活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蒋雪凤.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之浅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

 [3]缪亚红.论如何让小学数学在生活化教学中绽放活力[J].陕西教育(教学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