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日渐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引起每位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效率        质量     教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办教育的永恒主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积极的从备课入手,不断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几点肤浅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依靠粉笔、讲台和教材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在这种模式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法真正提高语文成绩,最终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不尽人意。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和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培养人才的需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加强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度,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实施教学活动,培养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激情,只有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具体而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好以下几个观念:第一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第二是以人为本,把每个学生的发展作文教学重点;第三是发挥师生合作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四是加强实践性,突出创新和充满活力的学习观。只有这样,在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在去实施教学策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学生才能有效的学习和发展。

二、从备课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学来说,其实开始环节往往是教师的备课环节,教师备课的好坏,将直接性的决定着教学效率的好坏。只有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深入地钻研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恰当地确定要求,灵活地选择教法,认真地编写教案,反复地熟悉教案,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使全班学生达到教学要求,从而圆满地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设计好教学的情境,还要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应对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备课过程中,首先,教师要研究大纲,研究单元教材,研究本课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确定所教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其次,教师还要充分研究学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类情况。只有这样,有了充分的备课作为教学的起点,我们的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和前提。当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抱有极大兴趣的时候,学习者会调动自己的各种感知器官,想方设法去探究未知领域,从而实现主动地创新性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备课的同时,我们还应善于结合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基于小学语文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趣味性,思想性强的特点,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知识点等来开展课内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最适用,因为游戏对小学生来说是精神食粮,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益处,脑、手、耳、口、眼齐动,使学生易开发智力、获得知识。此外,教学中,结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降低语文知识的枯燥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那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尤其强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胜心较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强,因此在学习中如果遇到探究性的问题,他们的喜欢去研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提供学生学习所需的实践和空间,提供自主深究的机会,积极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只有这样,通过的问题的引导,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体会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研究、问题的交流、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提出等全过程,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我们的教学也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落在实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结:以上几点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和总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紧跟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步伐,并不断的研究总结,不断创新,不断的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剑侠.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

[2]李晓玫.优化识字教学策略,促进识字教学改革[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