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改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也带给了课堂教学的新气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甚至高效,是现今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有效性 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正确、有效的制定教学目标,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究学习,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知识、情感等共同兼顾发展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笔者一直努力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几点浅见:
一、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是指引人们不断前行的灯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性的关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它具有引导、调控的作用。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搞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那么,教师首先应做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并采用合理的途径不断向着目标前行。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方向,才有目的,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抓效率。对于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中,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认真研读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的教学资源,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孔老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教学目标是指引教学走向有效的灯塔,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这个过程中源源不断的动力所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能否有效,重点在于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找到了学生的兴奋点,把握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了学生在心理上的需求和学习上的需要,是否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加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力度,不断的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等特点,采用“开端设疑”、“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等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时就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如实的发挥好课程改革指导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 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明人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入学习的体现。教学中,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教师应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等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使学生充分经历问题的发现、研究、解决、新问题的开发的全过程,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使学生有效发展,使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有效甚至高效。
四、科学评价,有效提高
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每个科目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价的好坏,将直接性的关系到学生的后继学习以及高效课堂的生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能够及时的发现自己在学习的不足,同时发现自己的长处,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或采取应对措施。而教师满不在意的评价,只是简简单单的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或是练习本上打个优良中差,那么,教学评价这一重要的一环将失去应有的意义,无法促使学生有效提高。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搞好其它方面教学的同时,还应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估,促使学生有效进步。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增强好胜心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多以肯定、表扬为主,以便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帮助其克服自卑心里,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委婉的指出,要相信他、鼓励他下次能行。在评价学生的书面作业时,教师不能草草了事,一定要细心、耐心的写好评语,指出其优缺点,鼓励下次再接再厉或改正。这样,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改正的同时,教师的用心良苦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更有利于有效课堂的构建。
总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需要长期的坚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实践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晓端.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
[2]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